基于学以致用的数学微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效果分析
理学院
Mathematics micro-lectur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based on “Study guided by applic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 analysis
本项目包含两部分研究内容:基于学以致用的数学微课程资源建设、基于数学微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
(一)基于学以致用的数学微课程资源建设。
2008年,美国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对微课程(Micro-lecture)理念作了系统阐释,很快在实践层面就出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成为热点[1]。现今的微课程指的是一种主要将微型视频作为核心教学资源,涉及课前的情境引入、课后的归纳总结以及相应的学习评价与社会性的学习支持服务的课程体系。此外,微课程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包括进行需求分析、考虑设计并开发与之适合微课程的微视频,之后的课程评价还需要一系列的辅助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设计、微视频、辅助学习资源、社会性交往平台组成一个完整的微课程体系[1]。
本项目建设的微课程秉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摒弃传统课堂中将抽象难懂的概念以及公式的推导堆叠,知识应用较少,使得理论与实际脱节,最终导致学生不知“为何而学”,到底“学有何用”的情况。
主要教学内容由问题引入、问题解析、应用拓展三个环节构成[2]。
在“学以致用”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文献[3]提出“一体两翼”、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教学整体思路。其中“一体”指优化课程基础知识与技能,有助于课程“高质轻负”,为增加贴合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时长的保障;“两翼”指工程应用案例和数学研究工具,其中“工程应用案例”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概率系列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关键,“数学研究工具”,是针对不同专业数学推导能力和数学研究工具的要求,有选择地增加部分数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模块化”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专业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可以说,“一体两翼、教学模块化”的教学设计整体思路,是对贴合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加法。
(二)基于数学微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
对于数学微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针对学生层面文献[4]提出可以从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愉悦性感知等方面进行阐述。
同时,大量研究解释了教师的行为在评估数学微课程的教学效果时的重要地位。作为“把关人”的老师从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建设等方面需要充分调动积极性,进一步带动同学们的上课热情。在文献[5]中提出了着重强调有关案例选取以及教师在微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案例选取:微课程贴近学生生活、时事热点、国情经济,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还需要遵循知识性、时效性、实践性、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原则。
(2)教学重点:注意换位思考,教师发挥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
(3)微课程设计:除了内容选取之外,做到课程的画面美观、图文匹配、给学生带来新兴体验,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